實驗中所用的原料為硅片切割后線鋸砂漿,它們已經過其生產工序中的初步重力分選以回收其中較大顆粒硅碳棒重新利用。主要成分為:硅碳棒顆粒,Si屑和殘留粘結劑,其質量分數分別約為65%-20%和11%,其他還有來自線鋸的金屬磨屑。砂漿中固相物的粒度分布如圖1所示,線鋸砂漿中的顆粒分布出現兩個區域,其中粒徑為0.285.00 iun,主要為Si粉、金屬雜質以及較細的硅碳棒顆粒;而粒徑分布在5.00-20.00 Nm則為較大的硅碳棒的顆粒。 取lOg砂漿原料,加水超聲震蕩10 min,以使顆粒充分分散。先對其進行重力初選,使Si粉得到一定的富集,質量分數約占固相的49%。然后將它們加入已配好的泡沫浮選溶液中,高速攪拌30 min靜置1h,取出上浮泡沫并收集。最后用X射線衍射儀分析上沉淀產物的物相組成及對應產物的質量分數。 實驗中先添加不同濃度捕獲劑對線鋸砂漿進行泡沫浮選,對比實驗結果后選取分離效果最好的捕收劑濃度,通過添加不同濃度起泡劑,改變浮選體系的浮選溫度以及浮選溶液的pH值,進一步研究各種因素對此脂肪酸泡沫浮選體系線鋸砂漿分離回收效果的影響。 用BT-9300H型激光粒度分布儀分析原料的粒度分布;用pHS-3C型數字式酸度計測定溶液的pH值;采用X射線衍射儀(型號:D8-Focus,德國Bruker公司)分析浮選分離產物的物相組成,并運用XRD定量分析中的K值法與D8-Focus軟件包自帶的全譜擬合定量法結合實驗標定校正,分析了產物中各相的質量分數。實驗標定的方法為先將純Si粉與硅碳棒粉以不同的比例均勻混合,得到一系列硅碳棒含量不同的混合物,用X射線衍射儀測得它們XRD譜后,運用K值法與全譜擬合定量法分別根據其XRD譜計算其硅碳棒質量分數,再將兩種方法計算結果對實際配比作圖,并用最小二乘法對數據進行直線擬合,如圖2所示。得到校正關系為:實際含量二0.63 K值法分析結果=0.97全譜擬合定量法分析結果。筆者采用全譜擬合定量法分析浮選分離產物中各相的質量分數。www.reviewszon.com |